乐家宜孕婴童商城
|
宝宝“分离焦虑”哭不停,我们应该怎么办?试试这4招~独自在家带娃的宝妈们,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:那就是抱着孩子上厕所,或者是上厕所的时候开着门,孩子呢,就像是一个监督者一样站在卫生间的门口...尽管妈妈们一再强调说 “妈妈等会就来” 可孩子们还是“不相信”,必须要看到你。这是因为他们对“分离”是没有概念的,在他们的意识里,看不到就等于消失了,所以内心才会恐惧。 婴幼儿约在7~9个月大时,部分父母会发现,宝宝会出现某些状况:离开父母会哭闹、不愿意接触陌生人、情绪较敏感等,这代表宝宝可能有“分离焦虑”的倾向。 ![]() 分离焦虑,是育儿路上最令妈妈们头疼的问题之一。是指孩子和亲密的抚养者(多是指妈妈)之间突然分离时,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,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,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,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。
在处理分离焦虑时,妈妈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:偷偷的离开….
不合适的分离法,不仅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崩塌,还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,这对于孩子成长来说,是一个重大的“打击” 如何正确帮助宝宝淡化分离焦虑呢?不妨试试这4招。 1 进行短暂的分离练习 孩子的分离焦虑,主要是因为怕妈妈走了,就不再回来了,也不明白“离开一下”是什么概念。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“离开”的概念,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,告诉他,妈妈需要去厨房一会。当孩子明白,父母即使离开了,过一会儿还是会出现,内心的恐惧也就会减少一些,也明白了父母永恒存在的道理。
2 提前熟悉看护人 如果妈妈需要离开孩子一段时间,那么,可以提前让孩子去熟悉这个替代看护人,增进交流。
这样也方便替代人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兴趣,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一个过渡,不要在临走之前,突然找一个陌生人来照顾孩子,这样孩子内心一定会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。
3 郑重其事的告别仪式 即使你很着急出门,出发前,也需要一个不马虎,不敷衍的告别仪式,亲亲宝宝或者向他挥手。 告别的时间不要太长,不然也可能引起宝宝焦虑。坚持每次离开前和宝宝告别,一段时间后,宝宝就会明白,妈妈离开是必须的,但妈妈真的会回来,回来后会陪他玩。
4 回家后高质量陪伴 离开,回来,是你和宝宝之间的承诺。“妈妈回来啦!”给宝宝一个大大的暖暖的拥抱。让宝宝通过你的言行感受到,与妈妈短暂的离开,不是可怕的事。 ![]() 回到家的这段时间,和宝宝做一些只属于你们之间的亲密行为,比如固定由妈妈来给宝宝洗澡,讲故事,哄睡等等。让你们短暂的相处变得更加特别,也更加值得宝宝用一整个白天来期待。
正确的处理方法,会让宝宝更快度过分离焦虑,也会保护他幼小敏感的心。
分离焦虑,是宝宝的一次成长,也是妈妈的一次成长,让我们带着满满的包容和接纳,陪伴宝宝和自己,度过这些特殊的时光吧~
—互动话题—— # 你家宝宝有分离焦虑吗?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# 欢迎各位宝妈留言区与大家一起分享~
文章分类:
护理
|